老木匠坚守传统工艺:“我打制的家具能用100年”

来源: 机械猫    发布时间 2025-04-27 点赞量:0    阅读量: 5246


  上世纪70年代,木工是很吃香的职业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找木工来打制家具。当时13岁的梁瑞成就跟着父亲学做大衣柜、饭桌等家具,之后继承父亲手艺,成为村里的一名木工,这一做就是三十多年。如今传统木工手艺受到机械化冲击,但梁瑞成仍坚守着这份手艺,坚持手工打制家具。

木材圈 anywood.com


  提起“老木匠”梁瑞成,井陉县大梁江村及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几乎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,大梁江村一半以上的百姓家中还使用着他曾经打出来的家具。近日,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,记者沿着灰石铺成的小路走到了大梁江小学旧址,梁瑞成的木工房就在这里。

  循着“哐哐”的敲打木头的声音,记者走到一间废弃的旧教室前。门前摆着木凳、木桌、锯子等。木工房的门窗虽老旧,但十分完好。走进屋子里,地上、桌子上,墙上,满是梁瑞成所制的半成品、木屑和工具。尤其是屋内一面挂满工具的墙,犹如一幅工艺画,十分吸引眼球,上面挂着的百十件工具,全是梁瑞成和父亲几十年来亲手制成的。此时,梁瑞成正在屋内打制一件窗框。

木材圈 anywood.com


  梁瑞成今年53岁,因为有着三十多年的木工经验,手艺精湛,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“老木匠”。梁瑞成的父亲曾是附近有名的木工,“这间屋子的门窗就是我父亲在1963年建小学时做的。上世纪80年代,学校搬走了,但这些房子一直没拆。你们看,这么多年过去了,门窗一点儿都没坏,还是这么严实!”

  13岁那年,梁瑞成跟随父亲学习木工。最开始是打下手,慢慢手艺熟练了,他就独立打制衣柜、木门。“用传统手艺打造家具是我的原则,我能保证我打制的东西用100年都没问题。”2004年,在用锯子锯木头时,他不慎把右手无名指切下了一截,这位朴实的老木匠对此看得很淡,“常干活,这是在所难免的。”

  在村里,只要谁家门窗、家具出了毛病,梁瑞成都会义务维修。“我们这边比较偏僻,找人修理家具不那么容易,我又会做这个,乡里乡亲的,有需要就帮帮。”在记者采访中,一位村民来到木工房,问梁瑞成是否有空帮他修门,“有空,这就来!”

  梁瑞成的弟弟也曾师从父亲学习,兄弟俩都当了木工。“那时候这份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响当当的,家家户户在盖新房、做家具时都会找我们。”梁瑞成说,木工行业曾风光过很长一段时间,但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机器代替了手工,木工的活计也不如以往了。梁瑞成的弟弟因此放弃了做木工,转行做其它以养家糊口。在上世纪90年代初,梁瑞成曾带过两个徒弟,但不久后,徒弟也都放弃了这个行当。

  梁瑞成却舍不得丢弃这份老手艺,一直坚守着小学旧址里的这间老木工房。“我的家具打出来就像艺术品一样,摆在别人家里,让我觉得很自豪。”但让梁瑞成担忧的是,如今会传统木工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,没人愿意传承,“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,希望我这一代人不会成为最后一代木匠。”


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。


喜欢请点赞
提示信息
机械猫